
宝剑锋从磨砾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记我校优秀教师、全国技能大赛金牌教练刘云波
在我校,说起电子系,无不竖起大拇指,该系学生连续两年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的佳绩,并且,今年电子系又有两名学生成功入围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集训队,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荣誉的背后,是该系有一批默默坚守、无私奉献的老师。刘云波就是其中的一位。不管什么时候,走进刘云波老师的106工作室,进入眼帘的是他和学生忙碌的身影。
参加工作11年来,一直坚守在教学岗位上,担任电子专业教学工作,并兼任教研组组长,并带省赛、国赛成绩突出,为江西省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卓越贡献,并且赢得了学校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2012年,刘云波老师指导的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获得全国一等奖。今年8月份,他指导的学生又进入了国家集训队,但是“宝剑锋从磨砾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成绩的取得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为了准备好这次技能竞赛,刘云波老师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他要求学生每天早上7点30分到实训场地训练,他自己首先做到,每天早上7点不到,不管刮风下雨,不管再忙,他都早早地来到实训室,准备好一天的实训内容,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前来实训的学生。
只要是跟随刘云波老师备赛的学生,他都苦口婆心的劝说,希望学生在校期间不要荒废自己的学业,多看书、多学习,不要把大把的美好时光浪费在上网玩游戏和玩手机上。他说:“每当看到自己的学生在各种技能大赛上摘金夺银、找到好工作时,那个时刻就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也很有成就感。”
刘云波老师教法独特,技术精湛。他十分喜欢学习,无论工作再忙,再累,他总是要挤出时间加强学习。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整理编写了大量电子技术资料,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在当前全面推进教育改革中,确立了以“任务情景——探究计划——解决问题”为模式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他在教学时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简单的结论,反复机械地模仿例题,而是注重学法指导,重视解题思路分析,积极创设问题的情景,进行探究性教学,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他一贯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进行分类推进、逐层提高教学,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既让优生“吃得饱”,又使学困生“消得了”。历年来,都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教学成绩显著,学评教成绩排名前列。
刘云波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知识技能。除了课堂教学,课外给他们不断扩充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他将自己的心血无私地奉献给了自己忠爱的教育事业,家与学校是他两点一线的生活轨迹。学校的工作耗费了他大量的精力,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在他的日历中没有“节假日”、“双休日”。 晚上,其他人都回家休息时,106工作室的灯还是亮着的,每当学生离开后,他一个人还默默在工作室总结一天的实训效果。为了指导学生比赛,他经常废寝忘食,不但人瘦了一大圈,而且还为此得了胃病。但他从未抱怨过,从未计较过,一直默默奉献在自己的106室。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的实现要靠实干。梦想不会自动实现,机会也不会自动到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勤奋学习,脚踏实地。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收获梦想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