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乐文校长出席南疆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全覆盖签约仪式
发布日期:2015-12-15 00:00:00 来源:信息中心
作者:
12月10日,南疆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全覆盖签约仪式在新疆喀什举行,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司长毛力提·满苏尔,10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相关院校代表参加了会议。我校校长杨乐文出席了签约仪式,并与阿克陶县职业高中签订对口支援协议。这是我校继2010年至2015年举办内地西藏中职班后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又一重要任务。
签约仪式上,学校杨乐文校长与阿克陶县职业高中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阿克陶县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分别成立于2010年和2013年,共开设有18个专业,在校生总人数为1789人。目前该校实训基地薄弱,实训设备不足,缺乏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影响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根据协议,我校将制定确实可行的支援方案,全力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支持阿克陶县职业高中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学校将在信息化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就业创业指导等与阿克陶县职业高中加强联系,扶持阿克陶县职业高中加强内涵建设。到2020年,通过双方共同努力,使得阿克陶县职业高中办学水平明显提升,专业布局更加优化,实训条件显著改善,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取得实质性突破,学校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会议期间,以江西省教育厅副厅长程样国、职成处处长胡永红及我校杨乐文校长组成的江西省教育厅调研组对阿克陶县教育进行了调研。在阿克陶县县委副书记、江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综合组组长彭金平,副县长张新元,江西省第八批援疆干部、克州教育局副局长唐旭,县教育党工委书记、教育局党委书记、教育局副局长李向东,江西省第八批援疆干部、县教育局副局长杨勇等陪同下,调研组一行深入阿克陶县第三双语幼儿园、阿克陶县小白杨双语小学、阿克陶县雪松中学、阿克陶县职业高中开展调研。随后在阿克陶县职业高中召开调研会,详细了解近年来我省对口支援的阿克陶县教育发展情况及商讨对口支援具体事宜。
学校有着承担少数名族地区教育援助工作的丰富经验,有着承担少数名族地区教育援助工作的崇高政治觉悟。自2010年9月承担内地西藏中职班工作,共承接90名藏族学生来我校就读,学校把承办西藏中职班当做一项十分光荣的政治任务,同时也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奋斗、共同繁荣的重要举措,做了大量和细致的有特色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教育部、西藏教育厅、江西省教育厅等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学校将把这次对口支援阿克陶县职业高中作为一次光荣而神圣的工作,统筹领导、精心组织,为促进阿克陶县职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促进民族团结,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强、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作出贡献。
签约仪式上,学校杨乐文校长与阿克陶县职业高中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阿克陶县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分别成立于2010年和2013年,共开设有18个专业,在校生总人数为1789人。目前该校实训基地薄弱,实训设备不足,缺乏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影响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根据协议,我校将制定确实可行的支援方案,全力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支持阿克陶县职业高中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学校将在信息化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就业创业指导等与阿克陶县职业高中加强联系,扶持阿克陶县职业高中加强内涵建设。到2020年,通过双方共同努力,使得阿克陶县职业高中办学水平明显提升,专业布局更加优化,实训条件显著改善,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取得实质性突破,学校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会议期间,以江西省教育厅副厅长程样国、职成处处长胡永红及我校杨乐文校长组成的江西省教育厅调研组对阿克陶县教育进行了调研。在阿克陶县县委副书记、江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综合组组长彭金平,副县长张新元,江西省第八批援疆干部、克州教育局副局长唐旭,县教育党工委书记、教育局党委书记、教育局副局长李向东,江西省第八批援疆干部、县教育局副局长杨勇等陪同下,调研组一行深入阿克陶县第三双语幼儿园、阿克陶县小白杨双语小学、阿克陶县雪松中学、阿克陶县职业高中开展调研。随后在阿克陶县职业高中召开调研会,详细了解近年来我省对口支援的阿克陶县教育发展情况及商讨对口支援具体事宜。
学校有着承担少数名族地区教育援助工作的丰富经验,有着承担少数名族地区教育援助工作的崇高政治觉悟。自2010年9月承担内地西藏中职班工作,共承接90名藏族学生来我校就读,学校把承办西藏中职班当做一项十分光荣的政治任务,同时也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奋斗、共同繁荣的重要举措,做了大量和细致的有特色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教育部、西藏教育厅、江西省教育厅等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学校将把这次对口支援阿克陶县职业高中作为一次光荣而神圣的工作,统筹领导、精心组织,为促进阿克陶县职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促进民族团结,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强、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作出贡献。